1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: 1.1抑制静电荷的积聚 1.2迅速、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。 2 对静电放电进行有效地控制,以使电子元器件免受静电放电的危害。防止静电放电造成电子元器件、电子整机等产品功能失效与可靠性下降。 3 具体要求如下: 3.1防静电工作区场地: 3.1.1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、麻、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等。 3.1.2选用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。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铺设防静地垫,并有效接地。 3.1.3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。如事先敷设地线网,渗碳或在地面喷抗静电剂等。 3.2接地: 3.2.1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,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,埋设与检测方法符合SJ/T 10694-1996的要求。 3.2.2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,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。 3.2.3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,其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。(但零线,地线不得混接)。 3.2.4防静电接地分系统也可利用故障保护地线或信号参考地线(直流工作地线)作为 接地母线。 3.2.5不允许交流线路的走线与直流地线紧贴或平行铺设,以防对直流信号造成干扰。 3.2.6各接地分系统的连线之间应相互隔离,使用带绝缘外皮的导线。 3.2.7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,支干线截面积不小于6mm2,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.25mm2的多股塑料导线,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为宜。接地点符号如图1所示,其尺寸大小应在普通照明条件下用肉眼清楚辨认,标记颜色为黄底黑色,避免使用红色。 
图1 接地连接点符号式样 3.2.8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、熔焊或压接连接件、卡箍等进行搭接连接。 3.2.9防静电设备接地端子应用易装拆的各种夹式连接器,如鳄鱼夹、插头座等,但应确保电气连接可靠。 3.3湿度、温度控制: 3.3.1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在45%~75%(或30%~75%)范围内。 3.3.2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温度在15℃~35℃范围内。 3.3.3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,以增加环境湿度。 3.6区域界限: 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,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。警示标志应符合GJB3007-97规定,EPA标记符号式样如图2所示,其最小尺寸为300mm*150 mm,标记颜色一般采用黄底黑色。一般可配置手模式静电泄放球(应可靠接地)。 
图2 EPA标记符号式样 3.7电荷源 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及接触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(见表1)。 表1 电荷源 类 别 | 电 荷 源 | 工作台表面 | 油漆或浸漆表面,普通表面塑料贴面,普通乙烯及树脂表面。 | 工作服、鞋、帽 | 普通涤纶、合成纤维及尼龙面料、塑料及普通胶底鞋。 | 地板 | 塑料及普通地板革、抛光打蜡地板、普通乙烯树脂。 | 操作工具及设备 | 普通塑料盒、架、瓶、盘用品及纸制品,普通泡沫及一般电动工具、压缩机、喷射设备、蒸发设备等。 |
4防静电设施 4.1静电安全工作台 4.1.1静电安全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组成部分,所有装配调试人员,材料处理人员和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检验人员、技术人员都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操作。 4.1.2静电安全工作台由工作台、防静电桌垫和大地线等组成。接地线应与大地有可靠连接。以保证静电荷安全泄放到地。防静电工作台地线应采用最小截面积不小于1.25 mm2的多股塑料导线,外皮颜色为黄绿色。 4.1.3防静电工作台面的表面电阻为106~109Ω的规定(见附录C)测试技术指标。测试方法见第10.5.2.2条的规定。 4.1.4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(片)、橡皮、纸板、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。图纸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内。 4.2防静电腕带 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均应戴防静电腕带,腕带应与人体皮肤有良好的接触,腕带必须对人体皮肤无刺激,无过敏影响。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应在106~108Ω范围内。测试方法见第10.5.2.3条的规定。 4.3防静电容器 在电子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储存、周转静电敏感器件的容器(元件袋、周转箱、印制板架、元器件存放盒等)应具备静电防护性能,不允许使用普通塑料容器。存放部件用的周转箱必要时应加装接地线。(见附录C) 4.4防静电工作服 4.4.1进入防静电工作区或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,防静电服面料应符合GB12014《防静电工作服》规定。 4.4.2在相对湿度大于50%的环境中防静电工作服允许选用纯棉制品。 4.5防静电烙铁 防静电烙铁台应可靠接地,焊头部位应用多股铜芯线(1mm2)直接接地,从焊头到接地系统的电阻应不大于2Ω。 4.6防静电手套、手指 应用静电耗散材料制作,电阻值在105~1010Ω。 防静电事业部:13725178029 哪里有防静电服装鞋子卖?www.esdoffer.com
|